大別山現綠太陽魚
近日,大別山現綠太陽魚。安慶師范學院的兩位博士在大別山河流發現了酷似“鯽魚”的外來魚種,通過調查查閱資料,兩位博士終于確定了外來魚種就是來自美國的綠太陽魚。
據兩位博士介紹:當時發現綠太陽魚的時候以為只是個例,結果發現河流一直往下全是綠太陽魚。沒有發現其他常見本地魚種。懷疑當地的其他魚種遭受到了綠太陽魚的捕殺。
據當地村民介紹:最近兩年,家里的魚塘早已經被這種魚“占領”,以前養的魚都已經被這種魚“吃光了”。
這兩年,每次把魚塘抽干,塘底剩下的都是這種魚,清理干凈后,第二年又是這樣,消滅不完。
大別山現綠太陽魚詳細報道請看>>>大別山現綠太陽魚
綠太陽魚
是一種兇猛的外來動物,侵略性特別強。它們會吞噬其他魚類的魚卵和幼魚,嚴重威脅其他魚類的生存繁殖。
這種魚顏色深暗,鱗片上分布有綠色斑點,背上有排硬刺,口腔前緣密布著鋒利的牙齒,并且帶有一個明顯的黑色耳蓋。這些都是鯽魚所不具有的特征,鯽魚的牙是長在咽部的。
屬于暖水性魚類。隨著氣候變暖,該魚已經在美國山區冷水溪流中逐漸蔓延。綠太陽魚喜在緩水、有沙礫的地區產卵,并且無論成魚還是幼魚均吞噬其他魚類的魚卵和幼魚,嚴重威脅山區溪流魚類生存繁殖,其擴散可以不受水文空間條件限制,極有可能在發現地附近大規模擴散。
綠太陽魚形態特征
綠太陽魚體重0.97千克,平均長度12.7-15.24厘米,最長達30.48厘米,顏色鮮艷。相較于同屬的其他成員具有較寬的主體(更雪茄形)和一個更大的嘴。魚體藍綠色,腹部有黑色、白色至黃色的散點。背鰭的軟棘突部有一個暗點,有時在其臀鰭的后部的有一個點。
雌性背外側昏暗色。未成熟的個體缺乏醒目的彩色圖案,取而代之的是純灰色并且沒有帶紋。繁殖期的雄性肛門通常有一個橙色的色調,臀鰭、尾、骨盆和后背鰭具生動的黑、橙、白等顏色。綠太陽魚有腭齒和28-29椎骨。 通常有臀鰭軟條9-10(8-11)個。胸鰭射線13-15,鰓耙11-14。
綠太陽魚生活習性
屬溫水性小體型魚類,生長適溫范圍大,可在1-38℃水溫狀態下生活,水溫2℃仍能在自然環境下安全越冬。因此,在我國南方地區完全能自然越冬。它適應性廣,食性雜,群體產量高,能自然繁殖。
美國將其與藍鰓太陽魚雜交,發展的雜交太陽魚,具有明顯的雜交優勢,綠色太陽魚由此引起有關人士的重視。
綠太陽魚分布范圍
綠太陽魚原產于美洲,分布于北美中部,從平原東側的落基山脈和西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,包括墨西哥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。在大多數美國大陸都有存在,除了佛羅里達州。綠太陽魚已被引入到非洲,南美,亞洲和歐洲。
作為一個外來物種。具有極強的侵入性,屬于暖水性魚類。隨著氣候變暖,該魚已經在美國山區冷水溪流中逐漸蔓延。1999年作為觀賞和游釣用魚引入中國,主要在中國的廣西、廣東地區進行人工養殖。